首页

女王小说视频

时间:2025-05-29 09:04:04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66283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美国是太空军事化战场化的最大推手

“村村响”广播还助力好货出山、出村。“各位乡亲,陈豪林家有土鸡蛋出售,龙金玉家有红薯粉出售,加隽食品有限公司需要60只东安鸡和麻鸭……”在水岭乡枧田村,一台“东安方言+普通话”的“村村响”广播一遍又一遍播放着农产品供求信息。

铁路电力线路工周明: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就在西柏坡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曾着重强调“立规矩”的重要意义。在此次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强调,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

11月5日,据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德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松果公益联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推进甘肃积石山学生数字素养全面发展

日本《每日新闻》日前报道称,中国光伏组件供应商凭借大规模投资和成本优势取得快速增长,“光伏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帮助中国成长为可再生能源大国”。

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17.6万个,比2022年底净增11.1万个,增幅为2.2%。其中,基层党委29.8万个,总支部32.5万个,支部455.4万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